发布时间:2015-07-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小菊
课堂教学评价,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已达成共识。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也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而言,如何体现评价的发展性。我们有以下几个观点供大家讨论:
1、结果与过程并重。关于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从一些专家学者的文章中不难看出,我们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往过分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看课堂上学生学会了什么。而现在提出的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不要学习的结果。相反,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所涉及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广泛的要求。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更好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说,结果与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没有学生的情感的积极投入,没有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有效参与,只专注结果,只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重走题海战术之路;而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到下课学生却一无所获的过程,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长此以往,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三维目标的落实只能成为一句空谈,因此,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是要使学生经历真正的认知过程,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识,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以观察和对话为主,突出评价的改进功能。
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教师的发展。只有把对教师的发展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才能达到促进教师改进教师的教学的目的。所以,给教师的一堂课贴标签式的评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赞成费尽心思制定一个项目繁多的课堂家学评价表,听课时给教师对号入座。一方面,会加重评课者和教师的负担。评课者按平价细则挑教师的毛病,而教师则成为平价细则下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三维目标在一节课上只能体现,不能完全达成。比如说:这节课要通过什么什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是一节课能培养起来的吗?再比如,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爱国主义情感,自信心的形成是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得以形成的。所以,对数学课堂的评价,应以观察为主,观察教师、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技能目标是否达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否得以充分体现。课下与教师进行对话交流,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
3、突出以学生的角度评价课堂教学,突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学生发展,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只关注教师如何教,评价时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齐全,板书是否工整,规范,课堂语言是否规范等等。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