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发布时间:2015-07-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晓慧

置身于课堂,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夸奖“你真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会让学生感到教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所以课堂上就左顾右盼,不再认真聆听了。

新课程评价着重于评价的激励功能。对学生评价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向学生揭示其发展的成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建立自信,由此激发其继续学习的愿望。评价关注的主要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二是对学生在特定领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给以引导。就课堂评价而言,“真好”好在哪里,学生不明白,教师应具体指出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良好表现,以便于本人继续努力,也便于其他学生效仿。无疑,上述这样没有分寸的、千篇一律的评价,其激励功能也大打折扣。

在听课和教学实践中笔者采撷了几朵课堂评价的“浪花”。

一、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中,教师针对学生发言的具体情况,分别评价为:“你们小组的讨论很有见解。”“你们思考问题很有深度。”“你观察得很仔细,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谁能像××同学这样,把你的折法清楚地说给大家听?” ……这样的评价,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生动、机智巧妙 课堂评价往往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一节应用题的练习课上,其中有一道题的问题是:“这筐苹果有多重?”有个学生回答:“这筐苹果有50重。”教师没有简单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笑着问:“你今年多大了?”“我今年8岁。”“不,应该说你今年8大。”“你有多高?”“我身高大约120厘米。”“不,你身高大约120高。”“不能那么说??”这个学生有些着急了。通过教师机智巧妙的引导,在幽默的对话中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该怎样正确使用单位名称。

三、让课堂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这样,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着新的评价,无论是指出缺点还是肯定优点,都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把教师的教学机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水平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西新街51号    电话:0519-8651105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