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教研活动>>研讨交流>>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角的初步认识(二下)
 
发布时间:2021-05-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周晓娟

角的初步认识完稿.docx


角的初步认识完稿.docx


用户评论

136015067662021/5/20 10:47:15
周老师按照“由实物抽象出角图形并认识角,并知道角有大有小,体会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初步了解用重叠的方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的,做到了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
137752014292021/5/20 10:58:39
周老师从猜谜游戏入手,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特征,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环节层层相扣,教学井然有序。通过观察和操作,体会角的特征,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137768531332021/5/20 14:20:28
周老师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角的特征,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会角的特征,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138612169292021/5/24 10:33:39
周老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很到位,教学设计流程也很到位。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交流,思考伟主线,让学生在看,说,想中来认识角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新知,运用新知的能力。
138612521932021/6/7 13:36:19
周老师上课有声有色,做到分层次组织教学,知道角有大有小,利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体会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39210375322021/6/7 15:47:06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动手、动脑、动口、全员参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学习、乐于参与的心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直观上感知、认识角。然后自然的过度到角的特征上,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构成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
138015030912021/6/9 13:27:34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知道角有大有小,利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能够有动手、动脑、动口、全员参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学习、乐于参与的心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38135994072021/6/9 14:44:07
周老师这节课先通过小游戏——猜图形引出课题,通过课件上的三角尺、纸工袋、闹钟来指出这些物体中的角。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帮助学生学习角的特征。学生对角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具体到抽象,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38150732962021/6/9 14:56:28
周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师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的活动,体会感受什么样的图形就是一个角。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教室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活动中,体验到角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角度来观察生活。
137768829322021/6/10 13:47:54
周老师设计了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一系列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也使角的形成具体化、动态化,加深学生对角的直观体验,进一步认识角,进而使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139158926522021/6/11 8:16:11
周老师这节课的效果很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猜图形导入新课,使学生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在接下来的新课中,周老师指导学生描写角,指一指角的各部分,寻找共同点,摸一摸角的共同点,得出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记住角的特点。紧接着的练习中,周老师采用了辩一辩,找一找,说一说,变一变,练一练,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等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总体教学效果很好。
134013213032021/6/11 9:01:41
周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深刻领会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学生学的愉快,效果好!
138611575062021/6/11 13:42:13
周老师采用了辩一辩,找一找,说一说,变一变,练一练,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等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全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总体教学效果很好。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西新街51号    电话:0519-8651105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