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校本培训>>读书交流>>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2021一月读书交流
 
发布时间:2021-01-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承泽

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朱承泽

任教年级、学科

年级数学

学习时间

2020.11

学习书籍

课程透视

容摘要1、课程是为儿童的,这几乎是一个毫无争议的话题,但实际上却不尽然。比如,一些所谓的特色课程其实是为了学校、幼儿园的声誉,而所谓的品牌课程期间也总是杂糅着功利和浮躁。2、儿童是课程的组成部分。儿童是课程这个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他们不仅是课程的学习者、接受者,而且是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评价的参与者。3、儿童是课程的创造者,在教室的组织、引领下,他们可以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自己设计和展开课程。

摘 自《课程透视21页

学习体会:

儿童是建构的主体。 儿童并非只有单纯的需求,而是拥有权利的独特主体。他们有潜能,可塑性强,有强烈的成长欲望,好奇、怀疑、探索、发现,渴望与人们交流和产生关联;他们接受爱,也付出爱,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与人沟通交流与合作,这些都是建构的基础。皮亚杰早就指出,认知就是连续不断的建构,认知结构的发展是通过同化、顺应、不平衡、平衡、再平衡而实现的。正是由于儿童自身的建构,才使他们的学习由记忆到理解而产生意义,由无意识到有意图,由探索到发现,不断地提升认知结构而得到发展。正如建构主义者所指出的那样,“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儿童是主体,教育和学习起始于每天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儿童在建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共存,学会生存。皮亚杰说得好,“像经验证明的那样,相信儿童有巨大发展潜能,相信儿童有能力通过探索、自我表达与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西新街51号    电话:0519-8651105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