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 | 沈春英 | 任教年级、学科 | 二数 | 学习时间 | 2019.10 |
学习书籍 | 《儿童立场》 | ||||
内容摘要: “还没有”既指向“还没有成熟”。“学生处在身心剧烈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不成熟正说明身心内部有一种巨大的成熟欲望并由此产生力量,这种力量不断向外奔突,企图冲破一切对他的限制和束缚,这就是生命的力量。这样的奔突,自然会制造一些麻烦,也会产生成长的烦恼。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是‘成长的体征’。”“可能性是学生的成长性。”当自己困惑于学生的犯错,当孩子困惑于自己成长的烦恼,当家长焦虑孩子的“不乖”,反复咀嚼这段话,所有的担心都会释然,便能坦然接受孩子“成长的本来样子”。 “还没有”又指向“还没有确定”。“未成年人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在寻找中,一切都在培育中。因此,对学生的任何评判都需要耐心等待,需要小心翼翼,需要谨小慎微。不确定才有发展和创造的机会我空间。”“可能性是创造性。”不贴标签,不下评判,营造尊重,自由,安全的学习空间,提供试错,容错,融错的机会,搭建各种尝试的平台,孩子的创造性不能一日培养出来,却能在这些日日夜夜里孕育出来。 | |||||
学习体会: 我们要坚持教育的立场就要坚持儿童的立场,就要发现儿童和引领儿童,从而促进儿童不断发展。儿童是自由者和探索者,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然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所以,对于儿童的评判我们要谨慎,要有耐心去等待孩子。我觉得我在工作中还是缺乏耐心,当孩子达不到预想的目标时我总是很着急,从而对孩子的评价也存在误区。 |
栏目列表
读书交流沈春英
发布时间:2019-10-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春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