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时光匆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几多感慨,几多欣慰。语文教研组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要求,以追求“有效备课”“有效上课”为目标,重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基础性工作,加强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积极投身教育教研工作。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活动有计划、有程序、有总结、有成效,扎实、有序地落实每个环节。现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课堂为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每一节课都有效是教学的主旋律。为了实现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开学初就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要严格备好每一堂课,组内进行同课交流,集体听课,集体评议。每节语文课不许拖堂,语文课堂作业不得挤占其他课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尽量在课上完成。课堂有效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更牢固,老师腾出时间钻研教材的时间也就多了。
另外,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学习,推荐阅读《反思教育》;经常访问语文专门学习网站;寻求最佳的教学,确保孩子最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了组内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发展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是为其他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老师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教研组开学初就制定了各年段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从常规抓起,读好书、写好字,扩大阅读知识面,让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去逐级培养。重点抓好作业的规范性和阅读的延展性,各个年级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拼音过关测试、美文诵读比赛、习作征文比赛、读书卡设计评比、读书摘记展评、好书我推荐、读书剪报展评等系列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以常规为核心,安排好每次教研活动。
教学工作以做好常规为基本,在老师们做好每天的日常教学中,语文组定时定点安排好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以抓好学生的常规,提高教学有效为根本;同课异构活动以研究主题为方向,着力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体备课活动旨在提高同一备课组的团队合作力,每次活动前要求同年级老师集体商讨,第一次教研时进行说课,全组成员发表建议,并参与听课。第二次教研时进行反思,议课,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成长,学生们在教研活动中收获。名师指导课确定好研究主题,针对每一次的主题进行课堂教学的尝试与变革,在邵兰芳校长的指导下,本学期的4次名师指导活动效率更高,老师们的参与度、深入思考度也在不断加强,也得到了邵校长的一再肯定。
四、加强语文教师队伍的培养
为切实加强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语文组要求每位教师以年级段为单位,以集体备课为平台,经常相互听课,听课者必须有听课、评课记录及课后反思。鼓励老师们一人上课,多人参与,大家一起展开教学活动的研讨,以促进整体队伍素质的提升,并鼓励教师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组织教师们经常参与培训、听课活动,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五、学期收获及下一步设想
语文教研组成员总体年龄结构偏大,但老师们踏实敬业,经验也很丰富,本学期每位老师都能按照期初工作安排,有条不紊地安排好各项活动,学生写字作业展评和古诗文过关抽测也一如既往开展顺利,尤其是几次学生读书活动,组织和指导工作都很到位,活动效果非常好,学校读书活动明显比上一学年氛围更浓,活动开展也更有趣味性和实效性。老师们自身发展也都在稳步上升,在几次常规调研中,几位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有序有效,作业批改规范工整,平时辅导也非常认真。
展望今后,教研组工作还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做文章,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并在活动形式、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加强论文的撰写,以提升课堂教学及学科素养的整体提升。
总之,在这一学期里,我们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下学期,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