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集体备课工作室>>组内研讨>>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组内研讨
 
发布时间:2018-12-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沈春英

前黄中心小学 一年级数学 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8.12

地点

第一办公室

集体备课内容

分析《9加几》

主持人

沈春英

记录人

沈春英

参加人员

蒋小萍、陆小红、沈春英

集体

备课

过程

蒋小萍: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同学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同学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让同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布置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通过同学们喝了一些饮料还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同学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陆小红: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继续学习8765、、、、、加几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产生直接的影响。初步理解凑十法“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口算是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是本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沈春英: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给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从中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重视方法的统一和优化。为今后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西新街51号    电话:0519-8651105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