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 | 曹东明 | 任教年级、学科 | 五数 | 学习时间 | 2018.11 |
学习书籍 | 《静悄悄的革命》 | ||||
内容摘要 想要改革一所学校,最根本的就是改变教师。而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并不是单纯的靠几次有意义的培训,几次精彩的演讲就能有所改变的,因为大部分理论都需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才能得到。想要改变教师,需要的是不断的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而且是老师自发自愿的敞开教师的大门。在书中佐藤学也提到,作为一个教育的实践者,在书中学到的知识虽然重要,但远比不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和现实中来得印象深刻而有意义。校内的教研活动,一般是指在学校内同组老师互相听课,然后开展评课议课活动。有些老师对于上公开课总是持一种消极的态度,怕自己的缺点被人揭露,被人指责。然而,我认为频繁地开展这种教研活动其目的是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提升教学水平的。如果永远把自己的教学局限在自己封闭的教室里“闭关锁国”,永远都得不到进步和提高,特别是我们这些没有经验和资历的青年教师。关于听课和评课,我也一直认为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授课者在上课时容易犯的一些小毛病可能自己从未注意或引起重视,然而听课者坐在下面却能够一目了然地观察学生的反映和老师的语言以及一些细节问题。针对一些授课者容易出现的问题听课者进行指正,同时也可以向授课者学习一些上课技巧,共同学习!总之,有效的校内教研活动,对于改变教师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 |||||
读书心得 佐藤学在这一章还提到了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其中有一个原则给了我很深刻的反思,即应对学生的教学。他认为校内教研探讨的中心不是开课教师的授课过程以及教学方法,而是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和学生的反应。在我们以往的教研活动中,过多关注的反而是这位老师的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方法,忽略了课堂的主体——学生。虽然有些我们自认为已经是精心准备的课,里面有游戏、情景、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但是在组织这些活动的同时,你细心观察过学生的反应吗?包括他们的表情,他们的言行。对于他们突如其来的提问你是否能坦然应对?你的这些活动是否能与学生很好的配合,他们从中是否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又真正的学到了知识呢?所以,我认为教学流程设计的前提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以及他们的内心感受,要紧紧围绕学生来进行备课,而不是教材。 |
栏目列表
读书交流(曹东明)
发布时间:2018-11-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曹东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