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 羌晓惠 | 任教年级、学科 | 六语 | 学习时间 | 2018.6 |
学习书籍 | 《静悄悄的革命》 | ||||
内容摘要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意识,一种行为,一种品格,一种习惯,一种平等对待学生,一种对学生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有了尊重学生的基础,师生关系才能融洽,才能创建和谐的教育氛围,为创造个性的发展提供沃土。“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实,当我们尊重学生时也是在培养学生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素质。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老师,尊重教育,尊重未来。 | |||||
读书心得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的、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依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都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的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受。“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受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若能正确把握暗示的方式和契机,可使自己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因在于,暗示作为一种隐蔽性的潜在交流方式,它在师生的心理上构成一座桥梁,通过双方的会意达到教育的效果,在这种深沉的情感体验中,饱含教师热爱、尊重、期望的复杂情感。它通过教师各种方式的暗示——语言、表情、动作等,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有力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