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17.09 —— 2018.01)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继续贯彻执行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的方针,要与提高教育质量和注重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理念,努力发挥好教育科研在我校教育工作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追求教育科研的实效性,继续推进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切实提高教科研工作效能。
二、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抓好科研队伍建设
学校始终本着“发展教育师资先行”的原则,切实抓好师资培训。我们对教师的培养重在校本培训。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对教科研的认识,增强教科研的意识,提高教师投身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重点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更新教育观念,为开展教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加强教师学习交流活动。要走在教科研的最前沿,必须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科研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学校为教师学习,营造书香校园创造了条件。教师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资料以及学校为大家征订的教育、教学类杂志,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间学习传统教育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思考走在工作的前面。
2、加强教科研业务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培训。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教科研骨干力量,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方面的培训。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研究、交流,从中吸取科研的营养,逐步建立一支师德高、业务精、功底深的优秀教科研教师队伍。
3、继续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团队”活动。学校对四十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从其政治思想、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其他工作方面制定的成长计划书进行了总结交流,由校进行全面考核,不断促进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实行骨干教师与其结对,使新上岗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4、抓好区级和校级课题的推进工作。本学期,已经立项的区级课题开始进入研究阶段,教科室对课题组活动进行了全程管理,从起初会议到研讨活动到研究课,做到全员参与,实行网络化管理,以便资料的更好收集与分享。我们还组织四十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学习如何在日朝那个教学中从事小课题研究,沈红蕾、张清、吴小娟、尹鹰、潘群菊、施丹红等青年教师申报了校级小课题,下学期将进入正式研究阶段。学校还在针对“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新申报了两个区级课题,待正式立项后,也将进入研究阶段。
三、重视过程管理,规范课题运作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中核心的一环。我校把科研管理的力度重点放在课题研究的管理上,并力求规范化。学校领导带头积极参与和指导、检查课题研究进程;一线教师热情投入,运用各种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并及时交流反馈。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依托,来浓郁教育科研的氛围。一学期来,在课题研究的培训上,课题活动的开展上,以及校级小课题的申报上,进展都很有序,尤其是年轻老师的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四、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科研积极性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科研能否起到作用,到位的管理是关键。为了促使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们学校早已出台了《教科研管理制度》,对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融入到平时考核、教研组的考核中。
我们在日常的研究工作中,也看到了教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我们的理论水平、工作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二是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成果的推广存在着不平衡性;三是科研活动的安排和措施的落实存在着不平衡性。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必须通过更细致更扎实的工作来解决。
六、几点展望:
1、课题研究要与平时的学科教研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业务学习和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反思提高争取上一个新台阶。继续发挥集体智慧,以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多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教育倡导“研究型”的教师。教师思想上还是受学校指挥行动,而缺乏主动探究意识,即使部分教师有主动探究意识,缺少专业的引领,教科室应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多搞几次讲座,应结合本校实际,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
3、多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和案例。要大力提倡有思想,有创新的论文和案例。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做好资料的积累。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工作,我校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了,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针对工作中的不足,将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