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
2、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喜欢怎样的爸爸。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1、播放《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首歌曲。
师:请大家说一说小头爸爸怎么样,再谈一谈自己的爸爸又是怎么样的。
2、语言过渡,板书课文题目。
3、教师领读课文题目,指导理解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阅读要求:
(1)注意正确的姿势。 (2)大胆地阅读。 (3)边读边想诗歌内容。
2、请大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教师:孩子们,你们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感想?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
3、小结。
三、再读课文,识字交流 四、细读课文,感悟情感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好好读一读。
2、个别抽读,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谈感受。
(1) 教师:你为什么对这一部分很感兴趣?说出你的理由或体会。
(2) 同学们相互评议。(注意说话中的礼貌用语。)
(3)让学生领读刚才说的这一部分。适时鼓励并加以补充。
3、在读中感悟、体会,加强朗读的指导,注意现实与想象两种画面不同语气的处理。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小结诗歌的内容。
五、表达情感,仿说练习。
1、读课文并思考:你的爸爸是怎样的一个爸爸?“我”要是做一个爸爸,那又将做一个怎样的爸爸?
2、小组交流,评议结合。
3、仿照课文,说出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4、教师给学生朗读一首儿童诗,如傅天琳的《我是男子汉》。边读边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