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校本培训>>读书交流>>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读书交流(陈静华)
 
发布时间:2016-11-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静华

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陈静华

任教年级、学科

一年级数学

学习时间

2016.11

学习书籍

《教育的力量》

每一种问题的出现,其背后总是有诸多原因的。这些“哗众取宠”的孩子的问题成因也是多方的。首先,从外在原因来看,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由于以往的教育漏洞和教育缺失,综合学校和家庭的因素,使得这样的问题出现,变得自然。其次,从内在原因来看,这样的孩子的行为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个共性因素,即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不约而同”缺少关爱。所以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学生不良的习惯,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灵需求,让教育过程更加完美。

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能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情,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和人格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之深远是教师自己都始料不及的。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如果教师不了解和信任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也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了教书育人,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只有全面了解和信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第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苦恼、心事和秘密隐藏起来,不愿意对家长或老师说,只是遇到自己无法解释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找人诉说、请教和指点。因此,一位好的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西新街51号    电话:0519-8651105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