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 许晓兰 | 任教年级、学科 | 四年级数学 | 学习时间 | 2016、6 |
学习书籍 |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 | ||||
内容摘要 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古今中外的伟大的教育家,从孔子到陶行知、陈鹤琴,从柏拉图到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毫无例外都是长期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没有离开过教师的岗位。进一步从事实上证明了只有教育第一线才是诞生教育专家的最好土壤。 | |||||
读书心得 通过阅读该书,我认识到,教师教科研,应该回归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与教师每天的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坚持“实践第一”的价值取向。这条路应该坚持走下去。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发现问题是教育科研思维的火花,是灵感的体现。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遇到的困惑,如果不加以珍惜和保存,就失去了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其实,教师的设想、计划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课堂教学中突然事件的处理和学生情绪的调控,课后练习的布置与学生完成质量的差异,都可以是我们提出问题的素材。提出问题,应该立足于“用”,也就是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应用,这就要求课题的名称要找到准确的切入点,还是强调教师教育科研的立足点仍然是教育教学。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必须始终保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持久的幸福感,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自身成长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