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的方法 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计划—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依个人理解,在此对“课堂观察”与一般意义上的听课作如下几点粗线条的区别。第一,听课看其形,赏其技,学其法;观课观其程,察其态,悟其理。课堂观察要由表及里,不仅要努力厘清本堂课的课理,还要努力探寻,揭示它对更多课堂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对更多课堂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第二,听课更趋于旁观和“默会”,观课更强调入境和对话。说听课更趋于旁观和默会,是因为很多的听课事实上就是这样的。“观课”不应如此,如果也是这样,那就不能叫做“课堂观察”了。他要求“观课”者真正地,深入地进入课堂特定情境之中,并且与教材文本,与课堂事实,与执教者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既可以是彼此之间的言语来往,也可以是“观课”者内心世界里的静思默语,自言自语。 |
读书心得 围绕观课目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使观察问题有全面的把握,在观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议课效益;听课评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甚至走进课堂前还不知道要听什么课。观察课堂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听课教师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很放松。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听课教师则往往坐在教室的最后。我们要努力实现一般“听课”向专业“观课”转变。 |
栏目列表
课堂观察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6-06-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丽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