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校本培训>>读书交流>>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读书交流(华丽萍)
 
发布时间:2016-04-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华丽萍

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华丽萍

任教年级、学科

五年级

语文

学习时间

2016.4

学习书籍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

内容摘要:今天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此书给我们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本书内容是作者在全国各地所作的报告的精髓。这些报告包括了教育随笔、论文写作、微型课题研究、规划课题研究、高效课堂研究等等,非常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我们这些整天头痛、畏惧写作的教师们的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读后心得:从第一章的叙事随笔中,我就感觉到冯卫东老师是一位认真、细心的人。他说,教师的工作既需要用自己的心灵,又最为关乎他人的心灵,写教育随笔是教师进行心灵漫步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和路径。教师写教育随笔,可以炼眼——锤炼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炼笔——锤炼表达思想的能力,可以炼意——锤炼与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情操、教育抱负等。我对这个提法很有道理,我们这些一线的计算机老师,老是抱怨自己文笔不如语文老师,所以写不出好的东西,交不出好的论文,原因除了文笔较弱之外,更主要的是缺乏日常的锻炼。其实正如冯卫东老师写的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写与不写教育随笔,个人的教育境界一定会有较大的差异。是的,我们只有养成经常写教育随笔,有感而发地写一写教学反思,这样才能慢慢地积累我们写作的素材和找到我们要依据的理论。只有通过写随笔,我们才能赋予有关教育事物、事件以意义,这些意义会在随笔的夹叙夹议中体现出来。只有平时养成习惯多写多寻思,才会新的发现与思考。对于这些零星的新东西,我们可以经常以物生意,由意成文,随有随写。通过这些点点滴滴地积累,积少成多。在一段时间后,加以适当的剪裁、整合与建构就能成为我们手上不错的论文题材,不愁写不出文章来了。而且通过写随笔还能对个人的教育境界的修炼和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西新街51号    电话:0519-8651105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