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 朱承泽 | 任教年级、学科 | 一年级数学 | 学习时间 | 2016.04 |
学习书籍 |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 | ||||
内容摘要 叙事随笔:“值得过的生活就值得回味。”教育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给人值得过的生活。“值得过的生活”就值得回味。这是我的发现,也是我对教育叙事随笔内在特质以及外在表现形式等的一种概括和揭示。 事理随笔:“在一块石头里看风景。”这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意义不是对物而是对人而言,意义需要对人去赋予。我十分倡导一线教师多去写叙事随笔,同时也主张再向前跨一步,去写一写就事论理的教育随笔—事理随笔。 摘自《今天怎样做教科研》第4--31页。 | |||||
学习体会: 无论是叙事随笔还是事理随笔,都应处处看得见“意义”的影子。叙事随笔“不应是流水账,不宜平铺直叙,不要完全原生态、照相式的反应,而应该是一种‘回味’。”回味我们每天的生活,也许没有轰轰烈烈、跌宕起伏,有的只是相似的地点、人、事、物构建出的相似的生活画面。日常生活总归是平平淡淡的,教育的过程又是无止尽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就是在平平淡淡之中体现其价值,因而教育随笔写作也总是需要教师细水长流般的坚持与对美好生活的情结。或许若干年后,翻开厚厚的教育随笔,在那些“淡而有味”的字里行间中,理智的、感性的、情感的表达又会再次触动我们的心弦。这些被记录下的生活因思考而“有味”,因“有味”而“精彩”,这份精彩不属于热闹,不属于喧嚣,不属于繁华,而是深刻地烙印在教师思想的历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