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 顾丽洁 | 任教年级、学科 | 一年级 语文 | 学习时间 | 2016.4 |
学习书籍 | 《今天怎样做科研》 | ||||
内容摘要 关于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应该说是最时尚、最热烈的一个词语。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相关理念如何澄清?一线教师如何着力行走才能达到“高效”?冯卫东在谈高效课堂建设这部分内容中为我们进行了理性分析与方法指引。冯先生用通俗的六个不等于对当下虚假的高效课堂进行了归纳。一是高效课堂不等于知识内容或呈现样式多多益善的课题。二是高效课堂不等于亢奋、热烈的课堂。有时的亢奋只是表象,而学生可能需要的是静心倾听。三是高效课堂不等于立竿见影的课堂。立竿见影未必能在学生心灵深处铭刻上记忆或理解的印痕,这样的课堂不能治本。
读后心得 朱光潜先生在一篇散文中写过“慢慢走,欣赏啊”。这种慢不是散漫,而是指悠着点、慢慢地花时间进行体验与品味,细细咀嚼,静心享受。这种慢是需要心智的。从事特殊教育,教育对象障碍不同、个性各异,我们尤其需要“慢走”,在缓慢的行走中以欣赏的姿态凝视我们的教学对象、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也许,从表面上看,这种速度如蜗牛前行,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却能使残障孩子的步伐渐趋稳健。“欲速则不达”,我们唯有慢着点、悠着点让残障孩子亲近知识,与知识发生的过程相交汇、相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的习得是人的思维由浑浊变澄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止步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不能如跟导游旅行,匆匆走过风景线,未能停留玩味,却被告知旅程已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