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 李姚兰 | 任教年级、学科 | 一年级 语文 | 学习时间 | 2016.3 |
学习书籍 | 《今天怎样做科研》 | ||||
内容摘要 “对于效率的考量,不宜只把眼睛看在一时半会儿,或者盯在脚尖儿上。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胸襟要放广阔一点——今天的搞笑未必不是明天的低效,反之亦然。所有负担偏重、过重的情形,所有额外的增负、加压的行为,都是短视、急进的,都是以近害远、益表损里,甚至都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 关于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应该说是最时尚、最热烈的一个词语。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相关理念如何澄清?一线教师如何着力行走才能达到“高效”?读了冯卫东的《今天如何做教科研》一书,冯卫东在谈高效课堂建设这部分内容中为我们进行了理性分析与方法指引。
| |||||
读后心得 首先是理念的澄清。他认为高效应该是通过创设较为有利的教学环境、问题情境等,在尽量少的教学用时内,通过教师优化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效率的提高,并且有益于教学生态的改善,也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堂,是教得有效、学有所获的好课堂。其次是对现状的反思。一些貌似高效其实不然的课堂要理性剔除。冯先生用通俗的六个不等于对当下虚假的高效课堂进行了归纳。一是高效课堂不等于知识内容或呈现样式多多益善的课题。一些教师具有开发资源的意识是好的,但不能滥开发,不可喧宾夺主,而要紧扣教材文本,在用好材料的基础上有机、适度、恰当地补充、穿插或向外延伸、拓展。过分的牵强,本末倒置,其效果适当其反。二是高效课堂并不等于行云流水的课堂。行云流水的课堂只是部分优秀学生展示的舞台,而更多的学生往往被边缘化,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这样的课堂是不公平的,它没有注意让每一位学生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