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常规管理>>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6-03-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钱晓薇

前黄中心小学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发扬“求真务实”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质量”的方针,切实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片区教研为纽带,以校本教研为主体,扎实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我校教育持续、均衡发展。

二、重点工作:

  1. 加强教科研管理精、细、实,确保课程实施科学高效。

  2. 加强课题研究实、效、新,确保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3. 加强校本研究深、广、恒,确保科研成果丰硕喜人。

三、具体工作:

  ()多种形式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了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我们将持续抓好教科研常规工作,完善教科研管理体制,构建学校教科研网络,逐步完善教科研信息化管理。提升课题研究的深度。

1、倡导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校园

  要求每一位教师细心研读教育专著,潜心研究一个教学问题,感悟一种教学方法,做到有所体验,有所收获。我们仍提倡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通过“三个一”(即读好《新课程标准》、研究一堂常态课、写好一篇教学反思)等任务的完成,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理论水平,并把理论内化为理念,用理念更好地指导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做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

2、依托校园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将依托校园网,加强校园网站建设。每位老师继续做好每月学习心得交流工作,上传至校园网读书园地,融教师教学、研究和反思于一体,把持续性的学习、实实在在的教科研融入到网络空间,以崭新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开展主题活动,形成对话机制

  

1)开展教学研讨,确保研究全面

围绕“研讨反思”这一主题,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集体备课采取个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的备课方式,反复磨合,提高实效。继续开展“备课组相互听课评课”的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汇报课以及骨干展示课活动。

2)抓实科研管理,确保研究高效

本学期,我们继续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积极开展课题研

究。各课题组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及时修订研究计划,明确阶段目标,对课题研究要做到前有计划,中有记录,后有总结与评价,使研究过程规范化、科学化。继续组织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的交流、评比、推荐等工作。学校大力提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并加以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3)深入研究探讨,确保研究成效

  除了抓好市级备案课题和区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同时做好校级小课题的进一步申报工作。课题组的骨干成员平时不定期地走进常态下的教师课堂,结合阶段研究计划中的月主题,与教师一起探讨,捕捉课堂教学中闪光因素,整合提炼成研究经验成果,在课题组及时进行推广。同时继续发现聚焦问题,及时补充入研究计划中,进行个个击破式的研究。

  在学期初,每个课题组成员根据组内计划制定出个人课题研究计划。无论是骨干教师的示范研究课还是青年教师的教研课,每一节研究课,教师们都带着自己在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中的重点研究问题走进课堂,让每一节研究课都成为了教师们课题实验展示的舞台,给课题组的老师提供深层次思考的空间。

  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个人教科研计划,建立个人课题研究档案,围绕课题撰写研究论文,让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西新街51号    电话:0519-8651105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