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 柴燕秋 | 任教年级、学科 | 六年级语文 | 学习时间 | 2015.12 |
学习书籍 | 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 | ||||
内容摘要 四年级的学生对写人类的文章已经不再陌生,但在学习《祁黄羊》这篇课文时,通常都会出现“一易”和“两难”的情况。“一易”——找到文本的核心价值比较容易,因为文本对人物形象作了直接的概括与总结,学生在初步阅读之后就能找到文中陈述的相关信息。“两难”,其中的“一难”是,理解文本的核心价值难。找到直接陈述的信息并不意味着学生这些信息,之前的“一易”极可能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假象,也就是说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人物的言行举止。另“一难”则是,文本主要以人物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学生阅读单纯的对话文本缺少相应的方法结构。“言为心声”在他们脑中还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没有相应的能力和方法结构作为支撑。 | |||||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比阅读”“上下文联系读”等方式,“以读促思”“以思促读”。依托对同一情境中不同人物表现和不同话语情境中同一人物相似表现的辨析与比较,以及对文本中留白部分的合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物的本质特征。本课教学化解了学生学习写人类课文的“两难”,学生初步形成了通过揣摩关键词句来把握人物特征的方法,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人物言行进行“整体式”“关联式”评判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