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 | 王琴菊 | 任教年级、学科 | 三年级 语文 | 学习时间 | 2015.6 | |
学习书籍 | 《不做教书匠》 | |||||
内容摘要“教育的帮助是和谐的,充满温情的。这种帮助,就像一个哥哥帮助弟弟,以自己的经验和先知,帮助弟弟进步;这种帮助是真诚的、清澈的,是不带任何杂质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平等中的首席’。哥哥比弟弟懂得多些,他年长几岁,较早获得一些知识和能力,较早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识和做人的规矩,但本质上,哥哥和弟弟没有不同,都是母亲的儿子,是平等垢。一个好哥哥,他总是期盼着弟弟 能出人头地,能用过自己,这就是我所理解和盼望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帮助充满了温情,弟弟因获得帮助而感谢,但不是耿耿于怀的‘恩’,哥哥帮助了弟弟,看到亲爱的弟弟成长而感到幸福。这种帮助,不仅真诚,而且平等。 | ||||||
教育是一种帮助,一种平等的帮助。年轻的老师,我们应当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的人,一个平等的人,一个需要你帮助、同时也给你的人生带来一定启迪和精彩的朋友或弟弟。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中国传统教育历来没有平等,只有等级。中国是从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强调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秩序,倡导“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一切俸禄礼教,甚至服饰都有严格的等级标志,这个“直接进入”使得我们的教育没有一个很好的过渡期,这些封建糟粕自然而直接地映射到当前的教育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