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蒋勤 任教年级、学科 四(3)语 学习时间 2015.5 学习书籍 小学语文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 内容摘要 师:在以前的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历史人物,比如越王勾践,他让我们想到了一个成语―― 读书心得 演读对话,揣摩人物品性。
生:卧薪尝胆。
师:想到林则徐呢?
生:虎门销烟。
师:祁黄羊呢?
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大家在心里写。
师板书: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师: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这个故事,是在人物对话中展开的,这节课,我们就在课文中读祁黄羊和晋悼公的对话,我们就在对话中感受。我们不仅要闻其声,还要感其心。
师板书:闻其声,感其心。
师:打开书本,读读对话,感受人物内心。出声的读,可以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感受人物的内心。
师:再请大家默读3到7自然段。
师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得像不像,从他们的朗读中,能不能听出人物的内心。
生分角色读。
生:我觉得读得不错,把悼公的意外读出来了。
师:是的,悼公是深感意外。
祁黄羊的人物形象除了从祁黄羊的举荐理由中可以感受到,还从他的神态中也有所领悟。例如在举荐人才的时候,两个“想了想”“郑重”,都可以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件事是非常认真的,是唯才是举的。除此以外,文中悼公的表现是对祁黄羊人物的反衬。例如:“深感意外”、“十分惊讶”等都可以作深入探究。教学这部分课文内容时,我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积累词语的方法,如“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了吗?我们可以用学过的什么词来形容?”“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最后进行学法迁移,自学习“内举”部分。
栏目列表
读书交流(蒋勤)
发布时间:2015-05-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蒋勤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