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课程教学>>校本培训>>读书交流>>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读书交流(杨冬青)
 
发布时间:2015-04-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冬青

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杨冬青

任教年级、学科

六年级数学

学习时间

2015.4

学习书籍

《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内容摘要

图形与变幻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努力体现运动变换的理念和思想,这也是与传统教材有较大差别的地方。

课型特征:1、注重学生动手操作;2、凸显本质逐步抽象;3、提高认识事物能力。

实施流程:情境导入—自主探索—建立模型—-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实施要点:1、重视学生对图形的直接感知。图形的变换是研究几何问题的有效工具,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浓厚的阶段,通过图形的变换,可以引出无数美妙的图案。可以使数学更生动地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2、帮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引导学生经历几何概念的形成过程,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和概念的本身内涵;3、充分了解学生准确定位目标。整个小学阶段都只是初步认识图形的变换,离定性的认识定量的研究还有一段距离,两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呈螺旋上升的递进。4、明晰教师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与旋转变换是在解析几何的坐标变换中讨论的,所以教师有必要较透彻的理解图形变换的有关概念;5、充分给予自主探究交流空间。要注重学生的操作活动,从中体会变换的特征,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更明确自己对图形的看法,并有机会分享同学的想法。

读书心得

图形与变换这一部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几何直觉,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合作交流、合情推理等活动本身的价值,也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充分的交流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掌握数学基本的思想方法。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研究,读懂教材,理解教材中知识的来龙去脉,建立知识体系,从而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的一个度。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西新街51号    电话:0519-8651105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