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计划
(2015.02——2015.06)
一、指导思想: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将继续以《新课程标准》为纲,依据学校实际,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总体思路,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观念,使教科研工作开创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学校教研管理具有科学性、校本性和可操作性;
2、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教师转变观念,打造高校课堂;
3、抓实课题实施过程,注重积累教科研成果;
4、教研常规工作有序有效,力争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强化研讨,切实贯彻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
1、加强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的队伍建设。
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认真制订活动方案并精心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活动着重于过程,力求做到:有主题、有纪要、有案例、有成果,学期结束组织检查评比,表彰先进。
2、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坚持开展常态化的教研活动,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经常化、制度化、个性化、形式多样化。与教研室、协作片、名师指导等安排的活动有机结合,重点进行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和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研讨活动。加强校内教研课的指导,重视反思和交流的过程,学科涵盖面要广。
3、关注教研实效。
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各级教研活动,以学校教研、网络教研、活动教研相结合,走出去,带进来。教研活动有计划、有通知、有记载,将出席情况以及完成相关研究任务纳入教研能力考核。加强课堂观察和专业书籍阅读的引领工作。每个教研组都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集体备课,中层以上领导督导指引。
4、大力推进经验交流。
教研活动既要重过程管理,也不可忽略经验的交流共享。组织教师读书摘记,撰写文章,推广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加省市教育学会活动。鼓励个人申请课题研究,争取在本学期将相关课题进行结题活动。
(二)全面打造,综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必须依托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所以学校应以“练内功,促提高”为动力,着力打造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本学期继续遵照我校教育科研学习“三个一”的自学要求。
⑴给每个教研组发放教育杂志,要求每位教师互相传阅,每月至少阅读一本。
⑵下发推荐书目《不做教书匠》、《课程范式与研究》,每月上传学习心得。
⑶结合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专业论文。
(三)加强教学科研日常化的意识
抓常规管理一要科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要规范,要严格执行各类常规;三要细节,要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做起;四要过程,立足于管好今天,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养成雷厉风行、追求完美的的工作作风。五要加强随机检查,检查结果应及时进行反馈。今年要重点做好:一是结合学校实际,规划好一个能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新课题,争取向上级申报立项;二是促进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一体化,在常态课中寻找课题,提升课题研究的实际成效;三是继续指导校级小课题开展工作,并能择优申报区级课题。
(四)努力提升教学科研的效率。
1、继续努力加强教科研制度管理,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与教导处紧密联系,完善教科研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明确教科室工作职责,宣传和学习学校教科研考核方案,使日常的教科研管理、组织工作顺利进行。
2、要求教师把教学研究工作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课题研究中努力做到以校为本,以教师为本,关注学校发展,关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
3、注重课题运作的规范性,克服功利主义,重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树立明确的课题研究意识,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时注意围绕课题研究进行,避免盲目开展。4、注重资料的积累,做好阶段总结。期末进行教学论文或者教学案例或者教学反思的汇编。
四、学校工作安排:
三月份
1、教科室档案整理
2、教科研工作计划制订
3组织参加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
四月份
1、上交省教育学会参评论文
2、教师集中进行理论学习
3、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五月份
1、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科研理论
2、组织青年教师成长团队开展教育沙龙活动
3、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案例和论文评比
六月份
1、组织教科研讲座一次(结合校本培训)
2、检查教师教科研手册(学习笔记)
3、开展学校课题研究日活动
一月份
1、学校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2、学校小课题考核、汇报工作
4、整理本学期教科研相关资料,做好我校教科研考核工作
5、教科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