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 陆华 | 任教年级、学科 | 四年级数学 | 学习时间 | 2015-3 |
学习书籍 | 《不做教书匠》 | ||||
内容摘要 “约束”和“约束感”虽仅一字之差,却有着根本差别。学校发给每位教师一本书,这叫“得到”;如果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比赛,你在比赛中获胜,校方奖励给获胜者一本书,这个“得到”的背后还蕴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这就是“得到感”。一个经常感觉被约束的人,必定觉得不自在,痛苦;一个拥有约束感的人,面对一些必须要约束的事,根本没有这种消极的情绪,因为,这完全出自他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价值,他的内心是安定的,祥和的。约束来自于外界;约束感存在于内心。 读书心得 作为教师,需要这种约束感。青年教师一旦有了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思想,就会有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思想,就会有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行为,最常见的“自由”行为就是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和精神虐待。年轻人本来就冲动,学校教育又时时处处与学生打交道,学生不懂事是天经地义的—— 一个孩子少年老成,我们会觉得其乖巧;—群孩子少年老成,我们将觉得不对劲;整体性的少年老成,那将是一种可怕现象。一个青年教师如果不注意训练自己的约束感,容易在激情之下,做出种种不该做的事来。很多体罚事件调查到最后,大家都觉得可惜,都觉得这个老师工作蛮认真的,蛮负责的,就是一刹那间控制不了自已的情绪。这就是缺少约束感,由此酿成终身的遗憾的苦酒,也只能由自己躲起来悔恨地品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