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中心小学教师读书交流记录表
学习者 | 王琴菊 | 任教年级、学科 | 三年级语文 | 学习时间 | 2015.3 |
学习书籍 | 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 | ||||
内容摘要 童话类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学习。学生只有在情境中才能完整地把握故事,深入地理解语言,真切地感受形象。理性的问答,机械的训练和割裂的讲读都会影响和破坏孩子对童话故事的情感和认知。而情境的营造有赖于老师生动跌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境的画面再现、音乐的适时渲染等教学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插图的观察,动作的演示,有表情的朗读,心理的揣摩,想象的表达都 有助于孩子走进故事情境。当然,这些教学手段不能孤立地运用,而应有机地整合;不能局限于片断的教学,而应体现情境的完整性。情境中的学习能使学生真正进入童话文本,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的生活体验,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语言,使学生与童话中的角色进行对话,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 |||||
读书心得 童话类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将文本故事本身的趣味性诠释出来。教学要求我们以故事情节为主线,以角色形象为抓手,在故事的阅读中,在角色的再现中,轻松愉悦地学习。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孩子潜在的资源,唤起孩子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充分地想象,大胆地表演中阅读童话。有位教者在教学《狐假虎威》第7、8自然段时,教者让学生戴上头饰演一演,故事中可爱的形象更是深受孩子喜爱,头饰的适时运用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演得活灵活现,把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理解得更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