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多元评价的实践与研究》学期研究总结
(2014.9——2015.1)
在上学期行动研究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研究,深入实践,改进研究行为。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按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展研究活动,构建并逐步完善适合我校数学教学实际的全面多元评价体系。
(2)展开数学教学全面多元评价的实践,开展研究方法交流,反思改进教学评价行为,逐步完善适合数学学科课程要求的教学过程性评价指标,改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3)系统规划课题研究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引领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评价观念,创新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题组成员具体做好了四方面的工作:
1.丰富学习内容,改善学习方式。
本学期课题组成员将继续增强学习意识,自觉提升学习能力,收集研读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改进研究行为。并借助课题网站整理研究资料,共享学习资料,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交流活动。
2.深入教学实践,完善全面多元评价体系。
本学期,课题组继续重点围绕全面多元学习评价这一核心内容展开研究,特别是在上学期对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行为的实践和效果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内容、途径和方法,形成全面多元评价的体系。课题组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改进了过程评价的方法,形成了生生互动,相互督促评价的机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化课题组的研究交流,提升研究的氛围。
围绕课题进行专题研讨是开展课题研究的有效方式。本学期组织了课题组成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研讨交流活动,并努力提高专题研讨交流的实效性。通过评价行为诊断、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课堂观察,有沈春英、刘文明、钱伟国、曹东明、王小菊和朱晓慧老师上了研究课,通过课堂观察,诊断了教师课堂教学时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促进,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促进了学生学习行为的转变
4.加强课题管理,提高研究实效。
课题研究不仅要提高研究者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更要为教学服务、为课堂服务,切实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通过课题研究的推进,促进教师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人人的发展。欣喜地看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改进并初步建立适合我校数学学科课程要求的教学过程性评价指标,逐步改进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形成了基于我校数学教学实践,促进我校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法,逐步形成研究教学过程的教研文化。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在全面多元评价体系的实施中,逐步完善评价体系,使评价能促进全校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兴趣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我们将在研究的道路上且行且思,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从而使我们的研究不断深入!
《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多元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
2015.1